西电公司赴陕西延安“重走红色之路,赓续延安精神”暑期社会实践队活动纪实 (四)
日期:2025-07-14
点击数:
来源: 意昂2
(通讯员:赵钰菲)7月13日,意昂2“重走红色之路,赓续延安精神”暑期社会实践队奔赴革命圣地延安,在实地参观中触摸历史脉络,在专题思政课中感悟精神力量。
走进杨家岭革命旧址,队员们逐一参观了毛泽东、周恩来、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旧居。朴素的窑洞、简陋的陈设,无声诉说着革命年代的艰苦与坚守。参观结束后,旧址馆长侯振龙以一堂题为“青年”的思政课点燃思考——从“我是谁”的叩问出发,他详解“中国共产党党员”身份背后的信仰底色。从近代闭关锁国的沉疴到当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,串联起信仰与时代使命的必然关联,让队员们读懂“信仰不是抽象的口号,而是融入血脉的行动指南”。



移步枣园革命旧址,“为人民服务”讲话台虽历经风雨,却字字千钧。讲解员指着窑洞外的菜地说:“当年毛泽东、周恩来等领导人亲手种菜,与群众同吃同住,这就是‘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’的真实写照。”这里曾是中共中央书记处驻地,毛泽东等领导人在此居住期间,领导了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、大生产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,窑洞间的灯光不仅照亮了革命道路,更照见了“干群同心”的鱼水深情。
随后,实践队走进王家坪革命旧址。作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司令部和军委政治部所在地,这里留存着大量珍贵的历史遗迹。在军委会议室里,墙上的作战地图仍留有红色标记。这里每一份电报、每一次会议,都将战略部署转化为决胜千里的行动。“没有信仰,如何在缺衣少食中坚守?”讲解员的话让队员们明白:正是“革命必胜”的信念,让执行力有了最坚实的支撑。

最后一站,实践队来到延安革命纪念馆。在讲解员的引导下,队员们系统回顾了党中央在延安13年的光辉历程。馆长刘妮以《80年前的青年如何为时代发声——从延安文艺中汲取新时代奋进力量》为题授课。从经典著作到红色旋律,她解析了延安时期的文艺工作者们如何用美学传播精神,以艺术讲述政治,展现了革命文艺在凝聚人心、号召民众中的强大力量。

从杨家岭的团结密码、枣园的群众情怀,到王家坪的执行力量、纪念馆的精神传承,队员们在历史现场读懂:延安精神从来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,而是流淌在时代血脉中的力量,等待青年一代用行动续写新的篇章。

【关闭】